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民国时期漫画杂志汇编》(全三十二册)

编著者:上海图书馆   

定价:¥28800.00    

责任编辑:陈卓    

ISBN:978-7-5013-6181-6    

出版时间:2020-12-31   

本书简介

漫画是中国近现代美术中的重要画种,其社会传播之广、影响力之大、受众面之多,是其他绘画形式不能与之相比肩的。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漫画是外来文化的产物,滥觞于清末,成熟于民国时期,与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关系密切,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漫画的创作与传播离不开新兴媒体报刊的发行。我国漫画的发表从早期依附于报刊的零星刊登,到专业漫画杂志的出版,漫画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日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漫画杂志纷纷涌现,形成一股出版热潮。民国时期的众多报刊定期或不定期地辟有漫画作品专栏,漫画杂志的问世,更是不仅以其专业性丰富了中国美术杂志的多样性,还以其新闻性、批判性和幽默性特色,使其在艺术性之外,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价值,是折射时代面貌的重要媒体。本丛书选录京沪两地所藏部分较有代表性的漫画杂志,由于底本保存状况、文献来源限制等原因,仍有待将来进一步完善与补充。

目录

第一册
滑稽画报,上海滑稽画报社编辑,上海四马路美术印刷馆,一九一一年
上海黄报画报,上海黄报馆编辑,上海黄报馆,一九一二年
上海泼克,第一卷第一至四号,沈泊尘主编,上海沈氏兄弟公司,一九一八年
滑稽画报,第一卷第一期,张光宇等编辑,上海滑稽画报社,一九一九年
世界,第一号,吴虞公、孙雪泥等编辑,上海世界书局,一九二一年
笑画,第一年第一至十二号,孙雪泥、徐卓呆主编,上海生生美术公司,一九二三年

第二册
滑稽,第一至二辑,包天笑主编,上海大东书局,一九二三年
三日画报,第一至八十五期,上海三日画报社编辑,上海三日画报社,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

第三册
三日画报,第八十六至一六九期,上海三日画报社编辑,上海三日画报社,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
上海漫画,第一至二十四期,上海漫画会编辑,上海中国美术刊行社,一九二八至一九三〇年

第四册
上海漫画,第二十五至九十期,上海漫画会编辑,上海中国美术刊行社,一九二八至一九三〇年

第五册
上海漫画,第九十一至一一〇期,上海漫画会编辑,上海中国美术刊行社,一九二八至一九三〇年
星期漫画,第二至五期,上海时代日报社编辑,上海时代日报社,一九三二年
玲珑漫画,第一至二、四至六期,黄士英编辑,上海玲珑杂志社,一九三二年
时代漫画,第一至七期,鲁少飞主编,上海时代图书公司,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七年

第六册
时代漫画,第八至二十期,鲁少飞主编,上海时代图书公司,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七年

第七册
时代漫画,第二十一至三十二期,鲁少飞主编,上海时代图书公司,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七年

第八册
时代漫画,第三十三至三十九期,鲁少飞主编,上海时代图书公司,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七年
万象,第一至三期,张光宇等主编,上海时代图书公司,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五年
旁观者,第一期,胡考主编,上海时代图书公司,一九三四年

第九册
漫画·生活,第一卷第一至十二期、第二卷第一期,吴朗西等编辑,上海美术生活杂志社,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五年

第十册
电影漫画,第一至二集,张白鹭主编,上海电影漫画社,一九三四年
现象,第一至九期,薛志英主编,上海现象图书刊行社,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七年

第十一册
现象,第十至十五、二十至二十二期,第二卷第一至二期,薛志英主编,上海现象图书刊行社,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七年

第十二册
现象,第二卷第三至四期,薛志英主编,上海现象图书刊行社,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七年
今代漫画选,第一期,上海今代出版社编辑,上海今代出版社,一九三五年
群众漫画,第一至三期,江毓祺主编,上海群众漫画社,一九三五年
小品文和漫画,陈望道主编,上海太白杂志社,一九三五年

第十三册
漫画漫话,第一卷第一至四期,凌波等编辑,上海漫画漫话社,一九三五年
现象漫画,第一至二期,万籁鸣、薛萍编辑,上海现象图书刊行社,一九三五年
电影·漫画,第一至六期,朱锦缕、顾逢昌等主编,上海漫芦图书公司、电影漫画社,一九三五年
美术电影,露面号,蔡西泠等编辑,上海线条刊行社,一九三五年

第十四册
中国漫画,第一至十四期,朱锦缕主编,上海中国图书刊行社、中国漫画社,一九三五至一九三七年

第十五册
独立漫画,第一至九期,张光宇主编,上海独立出版社,一九三五至一九三六年
漫画和生活,第一卷第一至四期,张谔编辑,上海漫画和生活社,一九三五至一九三六年

第十六册
大众漫画,第一期创刊号,张鸿飞等编辑,上海大众漫画社,一九三五年
漫画界,第一至八期,王敦庆、曹涵美编辑,上海漫画建设社,一九三六年
旅行漫画,第一辑,叶浅予绘,上海杂志公司,一九三六年

第十七册
生活漫画,第一至三期,黄士英编辑,上海生活漫画社,一九三六年
上海漫画,第一卷第一至十二期,第二卷第一期,上海漫画社编辑,上海独立出版社,一九三六年

第十八册
滑稽画报,第一至十四、十六至二十三期,上海滑稽画报社编辑,上海滑稽画报社,一九三六至一九三九年

第十九册
滑稽画报,第二十四、三十、五十二、五十四、五十六期,上海滑稽画报社编辑,上海滑稽画报社,一九三六至一九三九年
漫画世界,第一至二期,黄士英编辑,上海漫画世界社,一九三六年
东方漫画,第一卷第一至六期,第二卷第一至三期,新艺漫画社主编,上海东方出版社,一九三六至一九三七年

第二十册
万象,第一期,胡考主编,上海万象出版社,一九三六年
漫画之友,第一至四期,王敦庆、张鸿飞编辑,上海漫画之友社,一九三七年
泼克,第一期,张光宇、叶浅予编辑,上海泼克社,一九三七年
牛头漫画,第一期,上海牛头漫画社编辑,上海牛头漫画社,一九三七年
救亡漫画,第一至十一号,王敦庆等编辑,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一九三七年
笑画笑话,第一期,一九三七年
抗战画刊,第一卷第八至十、十二至十四、二十至二十三期,抗战画刊社编辑,抗战画刊社,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

第二十一册
抗战画刊,第一卷第二十四至二十九期,第二卷第一至五期,抗战画刊社编辑,抗战画刊社,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
抗战漫画,第一至七、九至十、十二期,全国漫画作家协会漫画宣传队编辑,汉口上海图书杂志公司,一九三八年
滑稽世界,第一至三集,上海滑稽世界社编辑,上海滑稽世界社,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

第二十二册
滑稽世界,第四至二十集,上海滑稽世界社编辑,上海滑稽世界社,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

第二十三册
滑稽世界,第二十一至三十四集,上海滑稽世界社编辑,上海滑稽世界社,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

第二十四册
滑稽世界,第三十五至四十九集,上海滑稽世界社编辑,上海滑稽世界社,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

第二十五册
滑稽世界,第五十至五十一、五十三至六十一、六十四、六十六至六十八集,上海滑稽世界社编辑,上海滑稽世界社,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

第二十六册
滑稽世界,第七十至七十二、七十四至八十一、八十三至八十五、八十七至九十集,上海滑稽世界社编辑,上海滑稽世界社,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

第二十七册
滑稽世界,第九十二至九十四、九十六、九十九、一〇四、一一四至一二一、一二六至一二九、一三一至一三二、一三四、一三七至一三九集,上海滑稽世界社编辑,上海滑稽世界社,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

第二十八册
滑稽世界,第一四三至一四七、一五二、一五九、一六四集,上海滑稽世界社编辑,上海滑稽世界社,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
漫画半月刊,第一至二期,张鸿飞主编,上海国泰公司出版部,一九三八年
滑稽漫画,第八期,陈之初编辑,上海中美出版公司、上海美商好华图书公司,一九三八至一九三九年
滑稽卡通,第一期,傅中义编辑,上海滑稽卡通社,一九三九年
滑稽,第一卷第十七、二十一至二十二、二十四至二十五、四十四至四十六期,上海滑稽周刊社编辑,上海滑稽周刊社、合众图书杂志公司,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二年

第二十九册
滑稽,第一卷第四十七、五十四、七十八、八十、九十二、九十七至九十八期,第二卷第七至十、十二至十五、二十期,上海滑稽周刊社编辑,上海滑稽周刊社、合众图书杂志公司,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二年
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第一至六期,桂林工作与学习社、漫画与木刻社编辑,桂林工作与学习社、漫画与木刻社,一九三九年
刀与笔,第一期,刀与笔社编辑,刀与笔社,一九三九至一九四〇年

第三十册
刀与笔,第二至三期,刀与笔社编辑,刀与笔社,一九三九至一九四〇年
抗建通俗画刊,第一卷第二至五、七至九期,第二卷第一至二期,王建铎等编辑,重庆抗建通俗画刊社,一九四〇至一九四二年
西风漫画,第一集,黄嘉德编辑,上海西风社,一九四〇年
漫画木刻月选,第二辑,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漫画宣传队合编,桂林南方出版社,一九四〇年
电影漫画,第一期,电影漫画编辑部编辑,上海彭记书报社、中国图书杂志公司,一九四〇年

第三十一册
铁风画刊,第一至七期,胡克敏主编,成都铁风画刊社,一九四〇至一九四一年
工合画刊,创刊号,晨钟、王亚平主编,西安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一九四〇至一九四一年
一月漫画,第一卷第二、三、六、九至十二期,黄紫霞编绘,泉州一月漫画社,一九四一至一九四四年
漫画木刻丛刊,第一辑,牧野编辑,上海枝梧出版社,一九四一年
漫画月刊,第一至二期,郑天木等编辑,上海漫画社,一九四一年
中国漫画,第一至二、五至六期,上海中国漫画社编辑,上海中国漫画社,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三年

第三十二册
漫画女阿Q传,胡中凡编辑,上海大众出版社,一九四六年
漫画漫话:万人周报增刊,第一至二期,万人周报社编,香港联合出版社,一九四六至一九四七年
卡通,第一期,丁熙编,上海卡通社,一九四七年
万象,第一至六期,汪子美主编,成都万象十日画刊编辑委员会,一九四八年
笑画,第一至四期,上海笑画社编辑,上海一流书店,一九四八年
这是一个漫画时代,第一期,香港人间画会漫画研究部编辑,香港人间画会漫画研究部,一九四八年
群报画报,湖北鄂州群报社编辑,湖北鄂州群报社,出版年月不详
滑稽画刊,第一至二册,杨扬主编,上海银花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详
小安琪,第一四七、一六〇、一七二、一八四、一八九期,香港东风漫画编辑部,香港东风有限公司,出版年月不详


前言

漫画是中国近现代美术中的重要画种,其社会传播之广、影响力之大、受众面之多,是其他绘画形式不能与之相比肩的。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漫画是外来文化的产物,滥觞于清末,成熟于民国时期,与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关系密切,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漫画的创作与传播离不开新兴媒体报刊的发行。我国漫画的发表从早期依附于报刊的零星刊登,到专业漫画杂志的出版,漫画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日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漫画杂志纷纷涌现,形成一股出版热潮。民国时期的众多报刊定期或不定期地辟有漫画作品专栏,漫画杂志的问世,更是不仅以其专业性丰富了中国美术杂志的多样性,还以其新闻性、批判性和幽默性特色,使其在艺术性之外,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价值,是折射时代面貌的重要媒体。因此,民国时期漫画杂志的整理出版不仅具有美术史意义,还兼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中国“漫画”一词出现很早,北宋晁说之《景迂生集》卷四载:“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嘴画水求鱼。”这里的“漫画”指的是一种水鸟,即人们通常所称的鹭鸶,并非是今天美术领域所讲的“漫画”。直到清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三月二十七日,在由王季同、蔡元培、汪德渊、刘师培等主编的上海《警钟日报》上,发表了一组绘画被冠以“时事漫画”,之后的一个多月在该报刊载了三次“时事漫画”。漫画正式作为绘画种类的名称,首先出现在上海的报刊上,影响最大的是一九二五年郑振铎主持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报》时,将丰子恺的小品画从五月份起陆续刊登,标为“漫画”。

在没有“漫画”作为绘画种类名称的时代,有没有漫画作品呢?这就涉及到如何定义漫画。在中国美术史学者的共识中,大都认为中国漫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主要源自外国的传入。现在我们先从欧洲回顾漫画的历史概念。德国爱德华·福克斯所着的《欧洲漫画史》认为“‘漫画’一词源于意大利语的‘caricare’,字面意思是‘加压’,‘增加重量’”,“所谓漫画,就是通过夸张有意识地突出一个事物或人物的特征,而与此同时却省略掉其次要的、一般性的东西。漫画是有意识制造出来的滑稽可笑的图景或人物图像,它与由于天生缺陷或单纯幼稚而产生的引人发笑的景象和行为举止全然不同”([德]爱德华·福克斯着,章国锋译《欧洲漫画史(上卷):古代——一八四八年》,商务印书馆,二〇一七年,第三页、第五至六页)。


从传世至今的美术作品考察,中西在古代均有零星的绘画作品符合漫画的定义,而且具有各自的特点。但作品的载体和数量十分有限,不足以成为独立的画种。对于漫画而言,展现作品的载体形式和载体数量是决定漫画传播范围与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欧洲的早期漫画作品曾有限地出现在壁画和瓶画,以及教堂和公墓的墙上,十四世纪后开始出现在大街的墙上。这些固定的载体虽然为漫画作品的发表提供了园地,但由于载体本身的局限,未能充分体现出漫画的艺术形式。因为“漫画的文化意义是同它的形式和技巧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上书,第一八页),只有从技术上突破以往的载体形式,才能使漫画成为一种有效的、大众化的宣传手段。当十五世纪古登堡发明机器印刷术后,纸质出版物的流行为漫画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有力地推广了漫画这一艺术形式,使之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绘画作品。所以,不同形式的纸质媒介是促进漫画创作与传播的主要载体。同时,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背景也是决定漫画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考察漫画的发展必须关注漫画生成的媒体、社会与政治的环境,从中发现艺术创作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探寻绘画成长的多元性、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对中国漫画的历史考察同样须遵循这一原则。



中国现代意义的漫画生成离不开城市文化环境的滋养。中国近代开埠之后,沿海城市迅速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漫画首先出现在在华西方人的生活中。报刊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是适应城市文化消费而产生的出版物。自晚清以来,在香港、澳门、广州、上海等城市,诞生了一批中国早期报刊,成为漫画发表的主要载体。漫画在藉助于报刊出版的基础上,其作用和影响力才日益得以显现,使读者逐渐认识了当时被称为“讽刺画”“讽喻画”“寓意画”“笑画”“谐画”“滑稽画”和“时画”等的画作。当时除了中国报刊发表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漫画外,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也是漫画的主要园地之一,西洋风格的漫画在传播的过程中,既开拓了中国读者的视野,也影响了中国漫画作者的创作,从中学习和藉鉴了外国漫画的技法,丰富了中国漫画的创作构思和表现手段。

清末民初报刊上刊登的漫画数量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特别是报纸之外的画报陆续创刊后,漫画的地位得到了加强,并出现了漫画出版物。如上海时事报出版的《戊申全年画报》三十六册中,第二十册为《寓意画》,收录了《时事报》一九〇八年(戊申年)发表的政治讽刺漫画八十幅。在此过程中,中国第一代漫画家逐渐展露头角。他们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艺术氛围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又吸收了外国漫画的风格,开创了中国早期漫画创作的探索,培育了中国的漫画读者。虽然报刊上刊登的漫画作品数量有限、不成规模,但经众多报刊纷纷仿效之后,各型各类的漫画已逐渐成为报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读者关注的看点之一。所以,随着报刊上分散发表的漫画作品的不断积累,读者的阅读趣味也随之增长,漫画专刊的问世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漫画的艺术生态环境中,社会的政治与历史背景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在反专制、争取民主权利和人身自由的历次斗争中,漫画作为斗争的武器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从晚清开始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运用了漫画这一批判的武器。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为漫画创作提供了许多现实的素材,革命党人和艺术家不仅以文字讨伐清政府和侵略者,也通过漫画以指向明确的批判性、评议性针砭时弊,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如一八九八年在香港《辅仁文社社刊》上发表的《时局全图》曾被改画,在多家报刊上以《时局图》《瓜分中国图》为名刊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以,不论西方还是中国,漫画的兴起与发展均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矛盾的批判意识,这是中外美术史的共同规律。

因此,在经历了社会革命斗争的土壤上,报刊上漫画作品的零散发表已不能承载不断涌现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需求了,于是,漫画专业杂志应运而生,并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漫画杂志出版格局。



本书所收录的漫画杂志文献,时间跨度主要从一九一一年上海出版的《滑稽画报》至一九四八年在香港出版的《这是一个漫画时代》,共六十九种,其中包括部分特刊。以清末的《滑稽画报》为首意在表示时代的衔接与艺术的过渡,晚清时期的另外几种漫画杂志,因与本书时间范围不符,故未予考虑,如一八六七年香港出版的英文杂志《中国笨拙》(The China Punch)、一八九五年英国人H·W·Hayter在上海创办的英文杂志《饶舌杂志》(The Rabble)和二十世纪初日本人在台湾发行的《台湾泼克》等。

中国的漫画杂志出版具有显着的空间与时间特征。从空间的出版地域分布考察,首先在我国沿海的开埠口岸和半殖民地出版,受外来的因素影响较大,主要的出版地有香港、上海、广州、北京、天津、重庆、桂林等城市。按时间出版数量和出版背景来看,其阶段性也十分显着。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后的大革命时期是中国漫画杂志出版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新旧冲突日益剧烈,社会矛盾日趋复杂,新兴文化不断壮大,革命斗争蓬勃发展的历史转折关头。报刊的社会宣传功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成为社会各种势力的重要工具与阵地。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第一代的漫画家张聿光、钱病鹤、马星驰、丁悚、沈泊尘、汪绮云等在一九一一年四月创办了漫画杂志《滑稽画报》,在卷首标明每月出版一期,但仅出版了第一期后便告停刊。尽管创办漫画杂志的尝试没有成功,这些漫画家仍继续在《真相画报》《民权画报》《民国新闻》等报刊发表漫画,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九一二年,上海黄报馆编辑发行了《上海黄报画报》,内容为滑稽画、风俗画等,共出版四十期。一九一八年八月,又一份漫画杂志《上海画报》问世,由徐枕亚、钱病鹤、但杜宇等编辑,上海文美社出版,遗憾的是此刊也仅出了一期就夭折了,办刊者在卷首的《本报征稿章程》中表达的办刊宗旨“能描摹社会状态,含有教育意义,思想新颖、趣味深长者”,最终也无法实现。以上三种漫画杂志均昙花一现,影响有限,以致中国漫画史均未将其列为漫画杂志的源头,甚至忽视了它们的价值。这似可表明,漫画虽然在当时已成为报刊上常见的美术作品,但它独立成刊的早期出版之路,却一波三折,十分艰难。这种状态在之后的漫画杂志出版史上竟成为常态,多种漫画杂志是创刊即终刊,只出版过一期。当我们回顾漫画史、漫画杂志出版史时,其孤刊的文献价值更不容忽视。


一九一八年九月创刊的《上海泼克》是公认的中国第一份专业漫画杂志。由上海沈氏兄弟公司出版,沈泊尘主编,故又名《泊尘滑稽画报》。此刊除少量作品由他人创作外,几乎由沈泊尘一人独包,登载了许多影响甚大的漫画,而且印制精良、图文并茂、中英文兼备,甫一问世,即广受欢迎。因沈泊尘肺病复发,无力主编刊物,出版四期后不得不停刊。《上海泼克》是中国漫画杂志的重要标志,其主编不仅是中国早期漫画家的主要代表,更是漫画杂志出版的开拓者之一。

《上海泼克》之后,除张光宇在一九一九年十月编辑出版了一期《滑稽画报》外,影响较大的还有在沪的漫画家张聿光、钱病鹤、丁悚、沈泊尘、但杜宇、杨清磬、徐咏青、张眉荪、何汉光、张光宇、马星驰、汪绮云、朱鸣冈等人联合,在一九二〇年创办的漫画杂志《滑稽》,其特点是漫画界的同人共同参与了杂志的创作与出版。此外还有一九二一年吴虞公、孙雪泥编辑的《世界》(世界书局发行),一九二三年包天笑主编的《滑稽》(大东书局发行),一九二三年徐卓呆、孙雪泥主编的《笑画》(生生美术公司发行)等。

这一阶段的漫画杂志出版品种有限,大多昙花一现,多数仅出版一期或寥寥几期即告停刊,刊物的存世周期皆不超过一年。虽然如此,这些杂志却构建了中国早期漫画杂志出版的基础,一代漫画家在创办杂志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为赢得市场和培育读者作出了艰苦的努力。特别是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中国第一个漫画家团体漫画会在上海成立后,中国漫画家第一次通过自己的组织联合起来,为漫画的创作、研究和出版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二阶段的十年内战时期是中国漫画杂志出版的成熟期,以一九二八年上海漫画会会刊《上海漫画》的出版为新的开端。此刊图文并茂,每期八开四页八面,其中四面为彩色印刷,内容由张光宇、张正宇、叶浅予、鲁少飞、王敦庆等编辑,共出版一百一十期,前后历时两年多。《上海漫画》从刊物形式到所刊作品,均为当时漫画杂志中的翘楚,不仅是上海,也是中国早期最有影响力的漫画杂志之一,其中不少优秀作品成为中国漫画的经典,长期令人津津乐道。

张光宇在出资支持《上海漫画》出版一年之后,又以极大的热忱在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创办了《时代画报》,在得到金屋书店的邵洵美支持后,这份综合性画报在印装的精美和内容的丰富等方面,比《上海漫画》更胜一筹,深受读者欢迎。因此漫画会决定在《上海漫画》出版至第一百一十期后,将其合并到《时代画报》,更名《时代》,随即成为中国现代着名的画报之一。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漫画杂志呈现出兴盛的出版局面。尤其在上海,作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在繁荣的社会表象下,充斥着尖锐的社会矛盾。随着市民文化消费的日益增长,促进了漫画创作的日趋流行。同时,作为左翼文化中心,上海集聚了大批具有先进思想的文化界人士,在他们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中,漫画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三十年代初起,接连出版了一系列以上海为中心的漫画杂志,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七年间尤为集中。但其中刊期较长的,除《时代漫画》(共三十九期)、《漫画·生活》(共十三期)、《中国漫画》(共十四期)、《上海漫画》(共十三期)、《滑稽画报》(共五十六期)外,其他漫画杂志大都由于种种问题,短暂出版便停刊。

例如,仅出版一期的漫画杂志有十种:一九三四年一月创刊的《新上海漫画》、一九三四年一月创刊的《诗歌漫画》、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创刊的《旁观者》、一九三五年一月创刊的《今代漫画选》、一九三五年十月创刊的《大众漫画》、一九三六年七月创刊的《旅行漫画》、一九三六年九月创刊的《漫画》、一九三七年三月创刊的《泼克·PUCK》与一九三七年五月创刊的《牛头漫画》。与此同时,当时天津唯一的漫画杂志《天津漫画》在一九三四年五月创刊后,也仅出版一期即告结束。

仅出版两期的漫画杂志有三种:一九三四年六月创刊的《电影漫画》、一九三五年四月创刊的《现象漫画》与一九三六年九月创刊的《漫画世界》。

仅出版三期的漫画杂志有四种:一九三四年四月创刊的《东方漫画》、一九三四年五月创刊的《万象》、一九三五年二月创刊的《群众漫画》与一九三六年四月创刊的《生活漫画》。

出版四至九期的漫画杂志有七种:一九三五年四月创刊的《漫画漫话》(四期)、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创刊的《漫画和生活》(四期)、一九三七年三月创刊的《漫画之友》(四期)、一九三五年四月创刊的《电影·漫画》(六期)、一九三六年四月创刊的《漫画界》(八期)、一九三五年九月创刊的《独立漫画》(九期)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创刊的《东方漫画》(九期)。

从以上所罗列的漫画杂志出版情况中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虽然看似是漫画杂志出版的井喷期。但通过实际分析,我们发现,真正有影响的漫画杂志也仅限于几份,并不是一些论着依据刊名数量所得出的结论。对于连续出版物,出版时间的长短是衡量文献影响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这时期最有影响的漫画杂志是鲁少飞主编、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出版、张光宇发行的《时代漫画》。该杂志集聚了当时众多着名漫画家为其创作大量作品,呈现了中国漫画创作的艺术多样性与内容丰富性,既有单幅作品,也有深受读者喜爱的长篇连环漫画。此外,该杂志还以敏锐的思想性,既在漫画理论上不断探索,总结中国的漫画艺术创作实践,还注重漫画创作的社会内涵与时代批判,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时代性。该杂志是中国现代漫画杂志的重要代表,成为漫画杂志出版与研究的重要参照对象。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漫画杂志的出版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美术的两大画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一是漫画,二是版画。“九一八”之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漫画已大量刊登在报刊上,其中揭露日寇暴行的抗日救亡漫画日益成为漫画家创作的主题。卢沟桥事变的爆发进一步激发了漫画家的爱国主义热情,纷纷以笔作刀枪,投入了抗日漫画的创作宣传活动。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上海漫画界成立了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于同年九月二十日创办了《救亡漫画》。该刊由王敦庆主编,编委会成员经增补后共由四十四人组成,集中了上海漫画界最具实力的人物,打造“上海的漫画斗士的营垒”,王敦庆特撰《漫画战》一文作为发刊词,以此号召漫画家发动“漫画战”。《救亡漫画》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第一份漫画刊物,国内反响强烈。为满足读者需求,该刊还在上海之外的香港、广州、南京、汉口等地分别出版,“在发行数量上打破了以往任何一种漫画刊物销路的记录”(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文化艺术出版社,二〇〇六年,第一六四页)。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上海沦为孤岛,出版了十二期的《救亡漫画》随之停刊。此时,上海的另一份抗战漫画刊物《非常时漫画》在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出版创刊号后,也因局势变化而终止。


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成立后还组建了抗日漫画宣传队,组织上海漫画家奔赴各地,以各种形式的漫画向民众宣传抗战。一九三八年一月,抗日漫画宣传队在汉口创办了《抗战漫画》,由汉口的上海图书杂志公司发行,前后出版十二期,此后在重庆复刊之后又出版过三期。本刊创刊词《〈救亡漫画〉的第二个生命》明确说明该刊是《救亡漫画》的续刊。当时的武汉、重庆是中国抗战时期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集中了许多来自上海等地的漫画家,《抗战漫画》不仅是漫画宣传队的会刊,也是全国抗战漫画的中心刊物,同时刊登各地漫画家的投稿。

在抗战的烽火中,流散各地的漫画家纷纷自觉地紧握画笔,一面坚持漫画创作,一面积极开创漫画杂志。一九三七年十月,汇集西安的漫画家成立了全国漫画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创办了《抗战画报》。这份不定期漫画杂志共出版过十四期,后遭当局查封而停刊。一九三八年一月,在西安编辑《抗战画报》的张仃同时主编了一份《抗敌画报》漫画刊物,以西安全国漫画作家协会西北分会的名义编辑出版,直到一九三九年五月停刊。

一九三七至一九四〇年,随着抗日战场的不断扩大,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日军侵略的战斗在各地全面展开。这时期的漫画杂志也呈现集中推出的状态。如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在福州创办的《抗敌漫画》,至一九三九年三月共出版三十六期。一九三八年四月,广州全国漫画作家协会华南分会出版《漫画战线》,出版两期后停刊。一九三八年十月,香港《动员画报》出版“国庆纪念特刊”漫画专辑。一九四〇年六月,第三战区政治部推出章西厓主编的《半月漫画》,至同年十月共出版十期。

抗战时期,我国的版画也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绘画艺术。一九三七年后,作为中国现代版画摇篮的上海,一批批版画家也和漫画家一样奔赴各地,以木刻版画宣传抗日,所以,这时期的漫画杂志出现了多种与版画合刊的新类型。如一九三八年一月在汉口创刊的《抗战画刊》主要刊登木刻和漫画作品,至一九四一年四月停刊。其他还有一九三八年七月由贵阳战时绘画社编辑出版的《战时画刊》。一九三九年四月,内迁到重庆的中央大学艺术系成立的中大木刻研究会编辑出版《漫画与木刻》,仅出版一期。一九三九年五月桂林出版的《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共出版九期。作为桂林《救亡日报》的副刊,一九三九年七月,桂林南方出版社出版《漫木旬刊》,至一九四〇年四月共出版二十五期。一九四〇年元旦,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宣传部编辑出版了漫木合刊的《抗建画刊》,其前身正是前述《抗敌漫画》。一九四〇年一月,在抗战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桂林的漫画家与版画家合作创办了一份独特的刊物《漫画木刻月选》。因受制于技术条件无法印刷漫画,于是双方合作,通过手工刻版印刷的方式出版本刊,共出版两期。上海也在一九四一年四月问世了一份漫木合刊的《漫画木刻丛刊》,仅出版一期。由此可见,在抗战烽火中经受洗礼的漫画与版画之间的融合,是中国美术界联合抗战的成果,更加体现了这两种绘画艺术的战斗性风格。

总之,抗战漫画杂志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漫画出版的又一个高峰,而且具有出版地域的散布性。我们从中发现一个独特的规律,即漫画杂志的创办与漫画家的流动性相关联。一九三七年漫画家从上海陆续赴各地宣传抗日,在他们先后寓居的地方诞生了一份份漫画杂志,如从上海到武汉、重庆、桂林,从上海到广东,从上海到西安等。在上述城市都先后出版了漫画杂志,成为抗战文化的一个突出标志。

抗战时期的漫画杂志出版随着战争的发展而辗转多地,大都因为人员流动和经费保障困难而很快停刊。在抗日救国主旋律之外,沦陷区的日僞机构也妄图利用漫画作为宣传工具,曾出版《北京漫画》《华北漫画》《中华漫画》等,成为中国漫画史上的反面教材。

抗战结束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现代漫画杂志经过三十年代的出版兴盛期而步入了萎缩阶段。随着国民党当局的节节败退,出版管制日益严厉,在国统区已失去批判现实的漫画杂志生存条件。这时期的漫画杂志如同匆匆划过的流星,生存期均较短。如一九四六年三月创刊的《漫画周报》是一份名不符实的画报,漫画占比较少,仅知出版一期。上海漫画工学团一九四七年五月创办的《漫画新军》仅出版两期即停刊。一九四八年上海一流书店发行油印本《笑画》,均转载其他报刊上的漫画,是一份非原创的漫画小刊。此时,中国的漫画中心已转移到香港。来自上海等地的漫画家为香港的漫画杂志出版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万人周报》出版了增刊《漫画漫话》。最有影响的是香港进步美术团体人间画会漫画研究部出版的《这是一个漫画时代》,创刊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漫画家们既充满了激愤的感情,又难抑胜利的喜悦,在刊物中以漫画为武器,为蒋家王朝送葬,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以上从纵向的宏观背景上勾勒了中国现代漫画杂志出版的概貌。在此,我们从编者、作者与作品的角度对漫画杂志出版的有关特征略作归纳。

(一)编者与漫画杂志的出版

中国现代漫画杂志的出版具有明显的同人办刊性质,一种杂志的周围均有一个特定的漫画家群体。作为编辑的漫画家,往往兼有双重角色,既是出版方的编者,同时又是供稿方的作者。这种普遍现象始于《上海泼克》的创办者沈泊尘。《上海泼克》共出版了四期,除王钝根、陈抱一创作了少量作品外,主要由沈泊尘一手独包,体现了他旺盛的创作力与出版管理能力,但一遇变故,单打独斗式的编辑出版则难以为继。沈泊尘肺病复发后,就无人维持《上海泼克》的正常运转,只能停刊告终。

作为漫画会会刊的《上海漫画》则体现了一种集体的编辑力量,前后参与编辑工作的有张光宇、张正宇、叶浅予、郎静山、胡伯翔、张珍侯、王敦庆、鲁少飞等人。杂志上的作品主要来自于漫画会会员,很少采用外稿。这种同人办刊的状态在《时代漫画》创刊后出现了变化,各漫画杂志采自于社会各方的稿件日趋增多。作者的多元化一方面体现了杂志的影响力和受关注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漫画作者数量的增长。

漫画杂志的同人特点还表现在漫画家互相合作,参与了一批漫画杂志的创刊与创作,甚至是同时主编几种漫画刊物。其代表性人物有张光宇、王敦庆、黄士英、鲁少飞等。

张光宇是我国最着名的漫画杂志出版家之一,他以自己的财力与才干支持着中国现代漫画事业的发展,不仅在一九二五年创办了《三日画报》,还作为漫画会创始成员之一出资创办了会刊《上海漫画》(中国美术刊行社),之后又与人合办时代图书公司,成为《时代漫画》发行人,并亲自设计了《时代漫画》的封面与刊名,同时在一九三五年创办并主编《独立漫画》,次年又主编《上海漫画》(独立出版社)等。在张光宇主持的诸多漫画杂志上不仅刊登他自己的作品,也发表了当时众多漫画家的优秀名作。

王敦庆被誉为漫画会的智囊,他为漫画会的成立和多种漫画杂志的诞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既是漫画会会刊《上海漫画》的策划者,也曾先后主编《漫画界》《漫画之友》《救亡漫画》等。

黄士英曾主编《玲珑漫画》《中国时事漫画》《漫画世界》《生活漫画》等,还参与编辑《漫画生活》等。

鲁少飞是我国现代漫画史上着名的漫画家与优秀的编辑,有中国漫坛伯乐之称。他在主编《时代漫画》期间,重视作品的质量与内涵,注重从来稿中发现优秀作品与漫画作者,培养了一批年青的漫画家,对中国现代漫画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受到众多漫画家敬重的引路人。由此可见,一位胸怀开阔、没有门户之见的好编辑,在发现、鼓励和培养作者的同时,也提高了所编杂志的质量,这是《时代漫画》得以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总之,漫画杂志的编辑群体主要由一批志同道合的漫画家构成。从漫画核心刊物的关联性出版物中,我们可观察到艺术共同体在编辑工作中的影响力。如在《时代漫画》的艺术共同体之下,“《漫画界》仅仅是《时代漫画》的暂时代言人而已。执笔者一概是‘时漫’的老弟兄,编辑方法也和‘时漫’像姊妹刊一样”(《漫画界》创刊号《发刊之话》)。《时代漫画》的同仁在之后分别主办了多种漫画杂志,形成了一个漫画杂志方阵,其影响力显而易见。

编辑“专号”是中国现代杂志出版的一种重要形式。民国时期的漫画类杂志也以这种出版形式编辑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专号”,尤其是漫画名刊更重视“专号”的出版。如《时代漫画》从一九三六年六月起,连续推出了“社会问题专号”“世态漫画专号”“社会讽刺漫画专号”“民间疾苦画专号”“绥蒙风云漫画专号”“全国无名作家专号”“摩登世象漫画专号”“社会动态漫画专号”“长篇漫画与小说专号”“人生小讽刺专号”等。《时代漫画》所编辑的“专号”主题鲜明,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漫画的艺术特性,以社会观察家的视角直接反映了当时所发生的故事、现象与新闻,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以画笔予以直观的批评,引导读者反省。《中国漫画》连续用三期编辑了“中国漫画狂想专号”,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在《漫画界》的多期专号中,第七期上的“全国漫画展览会第一届出品专号”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所刊首届全国漫画展的作品成为研究漫画展览史的宝贵文献。

除了专业漫画杂志外,其他报刊也以“特辑”“增刊”的形式出版了附属于报刊的漫画刊物,如深受中国漫画史家高度重视的《太白》杂志出版的纪念特辑《小品文和漫画》。《太白》是陈望道主编的现代文艺杂志,为配合左翼文艺运动,以刊登杂文和小品文为特色,同时发表漫画木刻作品。本特辑收录了五十八位作者的文章,其中有鲁迅、丰子恺、黄苗子等人撰写的十四篇关于漫画的专论。这部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史上具有影响的专集,也是早期中国漫画理论研究的重要结集。作为增刊的有香港《万人周报》出版的两期《漫画漫话:万人周报增刊》等。作为合刊的形式有桂林的《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等。作为复合刊的漫画杂志主要有漫画与电影、漫画与木刻两大类型。

总之,漫画杂志在编辑与出版形式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均是编者审时度势的编辑成果。此外,中国漫画杂志的发刊词和编后记蕴涵了丰富的编辑思想,从中可获悉办刊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字里行间所展现的编者理想,至今令人十分感佩。一些发刊词在我国报刊出版史上令人印象深刻。如《漫画漫话:万人周报增刊》的发刊词仅有短短的二十七个字,可谓是最短的现代美术杂志发刊词。而《牛头漫画》则是别出心裁地以黄尧的六幅牛形象漫画代为发刊词。《这是一个漫画时代》采取了漫画家对话的形式。由此可见,漫画家作为编辑时极具创意性。


(二)作者与漫画杂志

作者是支撑和保障杂志出版的基础。尽管中国现代漫画杂志具有编者与作者相融合的特点,一批卓有成就的漫画家在主持与参与漫画杂志的编辑出版中,既创建了漫画创作的平台,扩大了漫画的艺术阵营,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投入到漫画创作中,培养了青年漫画艺术人才,造就了新兴的漫画艺术生力军。因此,编者、作者的角色互换,确保了漫画杂志作品的质量,使杂志拥有一批较稳定的较高水准的供稿者,这正是保障杂志出版的压舱石。


从辛亥、五四以来至一九四九年,随着现代报刊的发展,一代代漫画家随之成长起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中国漫画家人才辈出、承前啓后的时期。以一九一八年《上海泼克》、一九二六年《滑稽》为标志的早期漫画家群体除沈泊尘已故之外,马星驰、钱病鹤、张聿光、丁悚、但杜宇、丰子恺、孙雪泥、陈抱一、江小鹣等仍在进行多寡不一的创作。漫画会成立后,丁悚作为漫画界的元老,成为漫画会成员心目中的实际负责人。他在上海贝勒路(今黄陂南路)恒庆里三十一号的寓所,成为漫画会的所在地,是漫画家们艺术交流的场所。在这里策划诞生了《上海漫画》。因此,以《上海漫画》作者为核心的漫画会成员是三十年代漫画创作的主力中坚,成为三十年代多种漫画杂志的创办人或编辑,主要有王敦庆、张光宇、曹涵美、张正宇、黄文农、叶浅予、鲁少飞、胡旭光、陆志庠、万籁鸣、胡亚光、郑光汉、陈浩雄、胡同光、徐进、黄士英、沈逸千等。


在漫画前辈与漫画创作中坚的不断努力下,风云变幻的时代哺育了一大批漫画新生力量。这批漫画家据黄可的研究统计,数量至少有一百六十余人,其成员主要有张乐平、丁聪、华君武、黄尧、汪子美、张仃、蔡若虹、张谔、米谷、胡考、黄茅、陈静生、窦宗洛、宣文杰、陈惠龄、黄苗子、梁白波、特伟、江敉、严折西、张文元、余所亚、董天野、乐汉英(即乐小英)、郭建英、张英超、黄鼎、黄嘉音、艾中信、江栋良、朱锦楼(即朱金楼)、古巴(即孙浩然)、陈萼、金剑凡、纪业侯、蔡振华、江则民、叶苗、沈同衡、廖冰兄、陶谋基、王乐天、吴耘、陈烟桥、秦兆阳、洪荒、范凡、丁深、陈涓隐、陆金城、亦农、凌波、胡忠颿、金克沙、许炎、黄嫱、周汗明、金沫、许超然、张熙昌、许若明、钱宇人、陈震、陆玉书、莫朴、丁里、顾逢昌、竺继忠、陆振声、史毅、陈柳风、陈明勋、黄文章、黄六平、翁传庆、黄文青、梁永雄、潘醉生、庐韦、陈静如、李煜、沈凡、钱敦德、张大任、张白鹭、胡茄、洪水、沈振黄、穆一龙、江毓祺、黄任之、汤小丹、谢天(即谢添)、申屠政、孙之儁、陈伊范、陈升洪、伍千里等(参黄可:《漫话海派漫画》,文汇出版社,二〇一五年,第四四页)。

由此可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集聚了全国主要的漫画家,成为漫画创作的中心,有力地保障了漫画杂志的出版,同时也为其他报刊提供了大量作品,强大的作者阵容是上海漫画繁荣的基础。

关于漫画人才的培养,我们从当时报刊上的漫画函授招生啓事与漫画创作教材的出版中可以看出,学习漫画创作在社会上已形成一定的群体性需求,所以,不少爱好者通过自学,在创作实践中成长为新的漫画作者。


(三)漫画作品的创作

作为美术类型的民国时期漫画杂志,所刊漫画作品是其杂志的内容主体。它与同时并行的报纸成为漫画作品发表的主要载体。尽管当时西方美术体系引入中国后,美术作品展览成为公共艺术交流的新兴形式,但对漫画而言,作品的交流形式是以报刊上的发表为主,辅之于应时事之需的漫画展览。因此,民国时期的漫画作品并不以通过画廊的市场交易为目标,而是以报刊为媒介,如同作家发表诗文一样来取酬。这也是漫画原件难以存世至今的原因之一。


所以,民国时期漫画杂志成为反映漫画创作的客观记录,是我们考察中国现代漫画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我们可以从中考察漫画的艺术形态与主题内容,鉴赏中国漫画的优秀作品与标志性形象。在上海图书馆编的《老上海漫画图志》一书中,以美术史家黄可先生为主的编者概括了六种漫画艺术形态,他在之后的《漫话海派漫画》中又增加了一种漫画艺术形态,分别为连环漫画、肖像漫画、速写漫画、都市生活风俗漫画、民间情歌漫画、漫画化的书刊装帧设计和广告漫画等七大类。这些艺术形态从不同方面体现了漫画家的创作特色与艺术风格,以及漫画家关注的社会对象和艺术实践的呈现形式。而漫画杂志更能以聚焦的视野集中发表相当数量的漫画作品,对塑造漫画的形态具有藉鉴和引领作用。

《上海漫画》在一九二八年创刊时,连续刊登了叶浅予创作的长篇漫画《王先生》,这部我国当时最着名的连环漫画,从《上海漫画》首刊一直沿续到《时代画报》《图画晨报》,时间达十年。这部作品不仅结集出版了单行本,还在一九三四年被天一影片公司搬上银幕,成为我国第一部由漫画改编拍摄的电影。该作品先后被天一、新华两家公司拍了十一部电影,社会影响巨大。同时期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多部连环漫画名作,如黄尧《牛鼻子》、张乐平《三毛》、梁白波《蜜蜂小姐》等。这是由于报纸时效性强、出版周期短,更适宜读者的连续阅读。

神形兼备、强调夸张处理的肖像漫画在民国时期相当流行,它不仅是讽刺敌人的武器,还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艺术表现形式。众多画家以栩栩如生的笔法描摹了各界名人的众生相,涉及电影演员、体育明星、学者作家、政界人士等,还有漫画家画漫画家等。如《时代漫画》第二十六期上,汪子美的《文坛风景》画了鲁迅与周作人兄弟,鲁迅去世后,汪子美还创作了《鲁迅奋斗画传》,刊登在该刊第三十二期上。

都市生活是中国现代漫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身居城市的漫画家对所熟悉的场景与生活作了多角度的描写。除了长篇连环漫画外,漫画杂志上有大量组画和单幅作品,形象地记录了都市中的方方面面。民间情歌漫画是张光宇首创的一系列反映爱情的作品,曾在《时代漫画》上连载过十八期。“张氏开创了我国漫画的装饰画派,是近代装饰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上海图书馆编:《老上海漫画图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二〇一〇年,第二一四页)这种以漫画和情歌相结合的颇具文学性的艺术类型也成为了一些漫画家学习的榜样。至于书刊设计的“漫”化,不仅在于漫画杂志本身,民国时期的众多书刊在装帧设计上也纷纷采用了“漫”化的手段,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漫画杂志中的广告多以漫画形式体现,而当时各种媒介上的广告已广泛采用漫画艺术语言,从图像到文字均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如叶浅予在《上海漫画》上为张幼仪的霓裳公司设计的女性服装刊登过成系列的广告漫画。

漫画作品的艺术形态与主题分类不仅限于此,按各自的标准会形成不同的类别。如王敦庆在《时代漫画》第二十一期上曾发表《漫画的类别》一文,将漫画分为十大类:一、时局漫画;二、连续漫画;三、世态漫画(其中又分为社会生活素描、家庭漫画、时髦漫画、舞台与银幕漫画);四、报道漫画;五、浪省事漫画(或称Nonsense漫画);六、体育漫画;七、似顔画;八、儿童漫画;九、青春漫画;十、插画漫画。

民国时期的漫画创作受环境的影响,有些作品为迎合市民的低级趣味,往往格调低下,内容庸俗。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漫画家对此状况给予了批评和反对。这是我们在查阅本书时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美术作品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它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特征是历史环境所决定的,对于诞生于历史变革时期的漫画,它蕴含了时代的风云变幻。民国时期的漫画杂志作为漫画作品的主要载体之一,其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文献本身,而且在美术史、新闻史、社会史等方面均是研究的重要对象。

漫画是在清末民初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被中国艺术家学习和掌握的舶来艺术,是在中国传播最广的大众化艺术形式之一。因此,中国漫画艺术理论的建构对指导漫画创作、提高人们对漫画的社会价值与作用的认识、丰富中国美术理论均有着重要意义,而漫画杂志则成为探讨漫画理论、总结漫画创作经验、回顾中国漫画历程、介绍国外漫画历史与现状的主要园地。在各种漫画杂志上发表了众多文章,其作者既有漫画家,也有作家、学者,漫画成为了一个跨界关注的对象。有些杂志还为此开设专栏刊登讨论文章,如《独立漫画》上的“漫画论坛”,《漫画之友》上的“漫画讲座”,《泼克》上的“漫画咖啡座”等。最有标志性的漫画理论研究是《太白》杂志第一卷的纪念特辑《小品文与漫画》,集中刊登了一批着名文化人士的文章。如鲁迅的《漫谈“漫画”》指出:“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胡闹”,“‘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在各方人士的文章中对漫画的特点、定义、种类、艺术手法、赏析等方面作了探讨,对漫画与时事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逐步建构了中国的漫画艺术理论,不断总结了中国现代漫画创作实践的经验,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成为我国漫画家们普遍认同与遵循的原则。通过三十年代的漫画杂志,我们认为中国的漫画理论完成了从无知的空白到基本成熟的过渡。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漫画理论不断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创刊的抗战漫画杂志均有明确的艺术主张。综观各漫画杂志的创刊词,既是一篇篇充满激情的檄文,也是阐述漫画社会作用的议论文,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漫画的认识。在沈建忠编选的《抗战漫画精粹》(上海书店出版社,二〇一八年)中,就专门有一卷辑录当时报刊上的漫画研究文章,集中展现了漫画家和社会各界的漫画观。

漫画具有强烈的时事性,漫画杂志所刊登的漫画作品大都与现实关系密切,也兼有新闻性特色。张光宇认为新闻是报道时事,而漫画是判断时事,“一幅图画的力量比三千字一篇文章吸引力来的大”(《张光宇文集》,山东美术出版社,二〇一一年,第二十七页)。他为《时代漫画》创刊号设计封面时,采用文房四宝组成一位骑士的形象,寓意漫画是时代的骑士,犹如勇敢的战士肩负使命去冲锋陷阵。这幅骑士图案成为之后《时代漫画》的标识,令人印象深刻。当一九四八年张光宇在香港为《这是一个漫画时代》设计封面时,也以这个骑士形象向盘踞城堡的魔王冲锋,保持了始终如一的斗争精神。因此,《时代漫画》等杂志秉持以漫画批判现实,参与公共舆论的主张与责任,主动融入社会,成为时代的记录者、评论者。作为战士的漫画杂志在与社会的斗争中,常常成为牺牲者,被政府禁止发行。这是现代漫画杂志屡遭夭折的主要政治原因。

在当时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漫画还未成为一个画种纳入其中,那个时代的漫画家几乎都是自学成才。他们得益于上海发达的文化信息资源,从外国报刊上藉鉴学习了西方艺术观念与表现技法,在自己主办的漫画杂志上消化、吸收、创造,构建了中国的漫画视觉艺术形象。丁聪在《转蓬的一生》中曾回忆了当时自己和张光宇等人所追仰的外国艺术家作品与技法。正如郁风在《漫画: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锋》中所述,“是有那麽一些在上海混饭吃的年轻人,边干边学,后来才成为知名漫画家”。郁风对中国现代漫画给予了如下评价:“中国的现代美术是从三十年代上海的漫画开始,成为打开局面的先锋。”(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编:《纪念罗工柳、郁风、彦涵、丁聪诞辰一〇〇周年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二〇一七年,第五四、六〇页)这是当时亲历者的肺腑之言。由此观之,漫画杂志在推进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性作用,其历史作用不容忽视,而本书的出版,则将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中国现代漫画杂志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媒介空间,不仅具有艺术性,还具有丰富的思想性、社会性。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漫画不单纯是一种美术的形式,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喜怒哀乐,承载了人们的期望,代表了漫画家的追求。当漫画家从各地云集上海,共同创造了漫画与漫画杂志的繁荣后,抗战的烽火又召唤着他们走向战场,走向敌后,以漫画作为抗敌的武器,此时的抗战漫画杂志成为一面面鼓舞民众杀敌的战旗,飘扬在祖国的大地上。在严峻的社会生活中,中国的漫画家是走在时代潮头的艺术家。漫画家们在一九四八年底的《这是一个漫画时代》创刊词中所表达的心声,正可作为这个漫画时代的终结。沈同衡说:“这是一个漫画时代,漫画家们正在拼命用漫画来驱走这个时代,而迎接另一个情愿找不到题材画不出漫画的时代!”丁聪说:“我们常常怀着一颗惨痛欲泪的心情在工作的;因为我们的任务,不是想长时期地占有这个时代,而是要提早结束这个历史上最丑恶最黑暗的‘漫画时代’!”

结束语

二〇〇八年春节我在上海图书馆举办“老上海漫画展览”之后,开始关注漫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在二〇〇九年邀请着名美术史专家黄可参与和指导我策划的《老上海漫画图志》专着的撰写,二〇一〇年此书出版后,我又策划了一套十卷本的《上海老漫画丛书》,于二〇一六年正式出版。这是我规划的历史文献主题展览“三位一体”模式(即一个展览,一本专着,一套文献)的又一个项目系列成果。同时,面对民国报刊破损的现状,我提出了整理出版漫画杂志的计划,以实现再生性保护的初心。但中国近现代报刊的整理出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不仅是连续出版物不易收全,而且因纸张的脆化,破损严重,各地的一些收藏单位不愿轻易示人。所以,本书未能全面收录,仅入选了京沪两地的部分较有代表性的馆藏漫画杂志,一些已知的漫画杂志只能遗憾地付诸阙如。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为了给研究者提供可资利用的原始资料,我们并未以编刊者的政治背景作为取舍标准,以便研究者多视角地考察漫画在艺术性之外的宣传工具性,全面认识不同政治势力与社会组织利用漫画的动机与目的。故而,本书所收录的部分漫画杂志,并不代表编者认同编刊者的办刊目的与政治立场,仅作为文献予以影印。由于文献来源的限制,本书有待于今后的完善与补充,望有力者能将遗落各地的民国时期漫画杂志,编成续编出版。本书承蒙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中心重视,列入“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资助项目。在此特表感谢。



                                                黄显功

                          二〇二〇年四月于上海图书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